下班就很累了,為什麼還願意參與社群研討會的志工活動(一)動機的類型

因為有利可圖

(完)

只是這些利益不是直接用金錢的形式出現而已。

志工活動中有利可圖的部份通常是情感滿足與提昇專業

在這裡可以是指樂趣與情感滿足。

參與籌備 PyCon TW 多年,我歸納出對於這些不支薪、甚至還要自己掏錢買門票的志工們,最常見的動機不外乎下面幾種:

  • 拓展生活圈;預期會交到新朋友。
  • 增進特定主題的知識。例如 PyCon TW 的話大概就會被預期是 Python 相關的知識居多。
  • 自我探索、試試不一樣的事情。

列表中沒有「回饋社群」這個項目不是誤植,而是「回饋社群」往往是上面列表的副產物。這個列表中各個項目有一個特色是這些項目都是屬於「利己」的行為,只是最終這樣利己本質的事情用一種利他行為所呈現出來。真正抱著「我只要回饋社群」純粹的利他行為心態、而不在上面列表或是其他個人情感滿足者是相對極少數。這樣「利他行為的本質都是出自於某種面向下的利己考量」也可說是 自私的基因 一書中所想要表達的。

自私的基因 一書中透過基因的觀點提供了對生物間會產生利他行為的解釋:足夠有智慧的生物能夠做出更長遠的判斷當下的行為是否可以提昇群體基因持續繁衍下去,而選擇更多樣的行為與決定,其中就包括利他行為。個體或許會有意識無意識地透過利他、甚至是犧牲自我的利他行為,來促進整體群體的茁壯;就像是蜜蜂中的工蜂一樣。

在這樣的觀點下,基因與群體便慢慢演化出能夠刺激個體去執行某些利他行為。能夠給大腦帶來愉悅感受的事情,無論是屬於長期或短期的、情感需求或是生理刺激與滿足的,都可以是這類刺激的手段。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 個人與個人間透過交換信任、包容、服務與傾聽等,滿足自我歸屬感、安全感、被需要感、肯定感,甚至會因單純成就他人而有滿足感,來建立伴侶、家庭關係,而這類關係促使社會穩定、繁衍。所以人們樂於經營伴侶與家庭關係,在很多文化中也視這類價值是生命中相對重要的價值。
  • 個人與個人間透過合作與共事,建立堅實的友誼與革命情感,而這類關係促使群體團結強大,甚至有共同體的情緒。
  • 個人與個人間透過交換專業知識與經驗,形成某種人際關係 (e.g. networking),而這類關係促使自己能力增加、選擇籌碼變廣。

而在平日下班之餘,願意另外支付自己資源而來參與社群研討會志工活動者,這些人圖的「利」往往就是這些比起金錢或是物資相對而言更抽象、或許要更長久之後才可能發酵(或甚至也不發酵)的事情,本質大致上不外乎是屬於個人情感滿足與增進專業能力。

取得志工活動中情感滿足與提昇專業的幾種常見方式

在取得上述中的「利益」過程中,人們往往透過交流或是交換某些事物而達成這個目標,因此這些事物類似於經濟中的貨幣:貨幣本身並沒有價值,但藉由交換貨幣,人們可以因此交換到價值。以 PyCon TW 為例的話,按照主題與形式分類的話,在志工活動中常常以下面的樣貌出現:

  • (類別)交換專業知識與經驗,例如
    • (主題)自己日常使用或開發 Python 的經驗
      • (形式)大會期間的演講
      • (形式)各種 meet up 、 demo 、或是 open space 的場合
    • (主題)聊 Python 專業社群中各種話題
      • (形式)各種 meet up 、 demo 、或是 open space 的場合
    • (主題)一起寫 code;互相 code review 與討論開發方向與實做方式
      • (形式) sprint、workshop、tutorial
  • (類別)交換籌備、推動專案與帶團隊經驗,例如
    • (主題)自己日常籌備 PyCon TW 相關的經驗、自己日常參與其他 Python 活動的經驗
      • (形式)各種 meet up 、 demo 、或是 open space 的場合,甚至是 panel session
    • (主題)實驗自己日常生活與工作的面向中較缺乏的經驗,藉此自我探索
      • (形式)想要試試帶技術團隊,則試著組織開發類型的志工一起完成某些專案,例如官方網站。
      • (形式)想要試試帶執行團隊,則試著組織多樣性較高的志工一起完成某些專案,例如開發新贊助商。
      • (形式)想要實驗某些管理或推行專案的模式,則試著組織有興趣一試的志工們一起跑跑看。

實務上這些當然是部份舉例,實際運作上的多樣性會更高,而且會隨著社群茁壯而有更創新翻新的玩法。

什麼樣的角色適合自己

透過上面列出常見能夠穩定輸出貢獻、將志工活動作為生活一部分在運作的人們心中常見的動機,與能夠滿足這些動機實際對應到的活動形式,我們或許可以藉由這些角度來評估一位試著想要參與這類社群研討會志工活動的朋友,大概哪些活動適合自己、進而延伸到哪些角色最常從事該類型活動,因此對應的角色可能也是比較適合自己、或是自己想要另外摸索或加強的,籌備活動本身或許可以作為提供這樣情境的機會。舉例來說:

  • 對於技術與帶領技術團隊有興趣者
    • 對於 junior developer ,我也許就會建議對方加入開發組,或是直接挑選社群研討會相關的專案中,比較沒有時間急迫性與門檻較低、自己想練習的技能相關的 issue 去解與發 pull request。
    • 對於 mid-level developer ,我也許就會建議對方送過一些 pull request 之後,詢問對方是否有意願帶領看看 squad 。
    • 對於 senior developer ,除了是專案的即戰力以外,同時我也會試著在徵求對方同意後,請他 coach 1 到 4 位 junior 或 mid-level developers ,以促進社群人力與技術活水。
  • 本身工作是技術職,但想自我探索非技術任務者
    • 如果對方有興趣結合本身技術去推動專案,或許可以考慮引導對方參與某些非技術專案了解社群研討會運作全貌或部份樣貌,但從中去試著給某些專案提供小工具開發與維護。
    • 如果對方想要或是適合強度更高一些、跨領域更多一些的探索,或許就會試著讓對方直接試著類似 project manager 的角色來推動專案。
  • 本身非技術背景,也只想參與非技術相關任務
    • 這種就會需要更深入了解對方想探索的領域是長什麼樣貌,然後請他試著擔任看看對應專案的 project manager。一個社群研討會其實需要推動的工作以非技術為大宗,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拉贊助、公關、決定行銷與宣傳策略、預算控制、市場票價研究、設計印刷美工、攝影、場地場務、法律、議程安排與招募志工新血。
  • 最後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懷抱著某種實驗目的,將籌備志工研討會作為一個實驗場,這種就與上面三種彼此可以是複合身份;例如
    • 實驗商業模式、策略
      • 有些大企業的 community evangelist or advocator
    • 實驗領導模式、策略
      • 同時帶兩個 team ,左手試金字塔型領導、右手試扁平式領導;左手試大團隊、右手試小 squad
    • 實驗某些技術
      • 想要自己在 PyPI 上的 package 有更多實戰場合

整個分類觀點可說是比較個人主義一些。也歡迎大家從不同的觀點切入與來信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