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類型與接觸方式
PyCon Taiwan 過去幾年的 Keynote 邀請成功率,在我個人主觀印象中,大約落在 50% 左右,其中從國內邀請來的講者,成功率相對高。
社群研討會想要找「好」的 Keynote 講者,本質上跟小型企業求才的立場與考量差不多,都是在資源相當有限的情況下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人才。所以手段也差不多,可以分成「實事共事型」、「透過人際網路推薦」與「第三方資訊」三種。
這三種管道的邀請成功率,不意外地,依序是從高到低;「人選廣度」則是依序越廣,「例行經營成本」則是依序降低。「找錯人」的風險則是依序提高。
本文除了簡述這三種管道,另外列舉一些好用的協商手段。
三種 Keynote 講者
三種類型不一定有明確的分野,原則都是讓最外層的人逐漸往內圈靠。
I 實事共事型
曾經與自己共事過的人選、或是雖然沒有直接共事過,但在組織或領域內有足夠近的專業關係,使得自己能夠透過夠近、夠具體的觀察,了解對方實際在做什麼事情、做過什麼事情,來評估對方是否是合適人選。
這類型的人選也因為關係夠近,往往已經或是容易取得聯繫接觸方式。這類型的人選接觸與平時經營的方式非常直觀,不另贅述。
II 透過人際網路
透過人際網路推薦大概是最有效的方式,「例行經營成本」和「搜尋廣度」剛好落在執行力的甜蜜點。我相信大多社群研討會有一半的 Keynote 人選,大概都是這樣來的。
相關的實做方式大概是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個人與團隊平時維護的人才資料庫。例如議程組歷年都會交接下去的 Keynote 人選名冊,其中包括推薦者和推薦理由。本質上這是組織有 I 型人選的人來建立 II 型人選的人際網路。維護和拓展資料庫的方式有下列幾種:
- 初始化:請既有社群成員提供他們的 I 型人選。
- 主動拓展資料庫,例如:
- 鎖定、打聽自己和團隊知道的 Keynote 人選有去參加什麼活動,例如某社群研討會,然後自己或團隊也專程派人去參加。目的是是讓 II 型人選逐漸成為、或非常靠近自己或團隊的 I 型人選。
- 「打聽」的方式可以是社群媒體,例如平常就會關注社群的指標人物發言,國外目前的主流是 twiiter,可以在 twitter 上 follow 很多這類人士。另外「請婉拒的 Keynote 講者推薦他覺得不錯的講者」是十分好用的手段,下面我會再詳述。
- 被動拓展
- 平常就關注社群指標人物動向,這跟前述的「打聽」是一樣的意思。
- 專業著作的作者與協力者,例如書中可能提到誰或感謝過誰。
- 各大社群研討會聽過的分享中,覺得不錯的講者。
如果能夠創造最多的共同利益,往往邀請成功機率也較高。例如 2020 年的時候 PyCon Tw 與 Keynote speaker Mariatta 之間有幾個元素,算是創造了講者、書本作者、社群之間的三贏,所以有了這篇 twitter
- 社群內有朋友是「Python Tricks」這本書的愛好者
- Mariatta 曾經為 「Python Tricks」 寫過序
- 「Python Tricks」在國內有譯本,叫做「Python 神乎其技」
- 我們跟「Python Tricks」的作者與出版社直接聯繫,請他贊助原文書給社群,條件是我們會贈送 Mariatta 中文譯本當紀念,並且協助推廣這本已經有社群成員背書的好書。
如果不是透過專業或共事上建立的人際關係資料庫,如果心態上可以調整成「自己只是籌備團隊與 Keynote 之間的媒介」,來往上則是用「我個人把你視為朋友」的方式互動,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上前認識的時候,心裡想著「我是為了社群來認識您的(有時候也真的是籌備團隊賦予 networking 的任務而來的)」,就比較不會讓人覺得自己到處蒐集與名人合照的無腦粉;能夠比較自然地創造 networking ,是擔任籌備團隊中需要負責任的角色時,例如總召、議程主席、贊助總監等的一些附加「功能」[1]。
[1] 是「功能」而不是「好處」,是因為這是一種「隱性的名譽機制」,是一把雙面刃;不小心也是會有風險把自己名譽搞差。
III 第三方資訊
例如透過報章雜事、社群媒體等等,平時個人或團隊在各處看到的資訊所留下的印象。礙於篇幅,這先不贅述。
請 Keynote 候選人介紹候選人
這個手段請絕對不要錯過。無論是已經當過的 Keynote ,或是(基於不是討厭籌備團隊的理由而)拒絕邀請的講者候選人。特別在後者,當講者婉拒邀請後,如果對方願意提供推薦對象,本質上其實除了是使對方成為自己人才資料庫貢獻者,也算是為了某種「共事」起個頭。
請人推薦時如果使用正面表列詢問,比較不會碰觸到政治爭議。例如「請問你有沒有推薦某某類型的講者」,而不是「這個名單中你不推薦誰」。
同時,上述提到用「我個人把你視為朋友」的方式互動,可能也可以為這類管道提供加分的效果。時時記得要感謝誰、並且付諸行動,就像是自己平時對待朋友一樣這樣。例如前述例子,議程組不忘事後以寄送客製化小禮物表達感謝,相信日後要請對方推薦講者時,對方也會比較樂意。
「好」的定義
Keynote 候選人可分成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專業取向型」,另一類是「促進社群氣氛型」。最好的 Keynote 是兩者兼有,邀請前如果可以,能夠先了解是哪個面向、並且決定大會想要哪種調性,對於大會體驗有很大的影響。
「專業取向型」的講者,意指對方在領域內有公認的成就與貢獻;「促進社群氣氛型」則是指對方能夠給當地社群帶來新的啟發、文化與經驗可借鏡。實際上大多候選人都是兩者都有,只是比重上的高低。例如有些講者就偏好只有專業交流,不會參與任何大會安排的交流活動。有些講者就比較理解社群文化、也願意盡量撥空與大家交流,甚至是參與大會給講者安排的 culture tour。
「養」講者
願意跟社群分享自己經驗與專業的講者群,是大會的資產,如果可能,儘可能地照顧與禮遇講者。像是前述的「culture tour」是 PyCon Taiwan 曾經採用過的手段。我個人觀察氣氛良好的 culture tour 可以給大會創造很多品質很好的 networking ,畢竟一來講者已經是社群中特別的一群人,人數也可以一下增加兩位數以上,排列組合下來的新 networking web 複雜度可以很高、很廣。
Python Conference Taiwan 的特有優勢
Python Conferen Taiwan 有某種程度的品牌優勢,一來是前人籌備團隊留下的資產,二來是這幾年也的確因為某些話題性議題而跟著升量較大。聲量是不是能夠換成人流、品質等等,則是近年來籌備團隊時時在警惕與思考的部份。
另外 Python 這個程式語言有一個Python 圈的古老諺語:「Python is the second-best language for everything」。有的版本還會加一個前提,變成類似這樣、語意更完整一點:「大概不會是領域最好的語言,可是大概會是第二好的」。這個諺語其中一個概念是指 Python 在應用場景的多樣性與多功能性,這使得籌備團隊在尋找 Keynote 候選人時,因為有一定的多樣性,所以也有一定的廣度在。不過「廣度」本身也是一把雙面刃,某種面向上不小心會忽略掉深度,這是 PyCon Taiwan 籌備團隊在邀請 Keynote 時需要/有特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