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從內亞與日本的角度來看清國與近代中國的歷史

全書梳理滿清從「帝國」到「中華」體制與意識形態上的轉變大小事件的脈落與順序,提供另外一個有別於以近代中國試圖塑造「 5000 年來中國一脈相承」觀點的史觀。閱讀上如果能事先了解「帝國」一詞的明確定義應該多少會在閱讀節奏上有所幫助。

如果讀者原本就能從內亞的角度來看近四百年來發生在「中原」的歷史事件的話,這本書大概就對這類讀者比較沒有新鮮感;不過史料的介紹還是有一些樂趣,多少都會看到一些自己不曾注意或知道的事情。

因為滿清與近代中國誕生的時間相接近,怎麼看待滿清的史觀,自然直接影響到怎麼看待近代中國。就這點而言,雖然我沒去查證,但推想這本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肯定是禁書了。

本書是「興亡的世界史」系列叢書的其中一本。

多民族帝國到試圖發明單一民族「中華」

本書史觀可粗糙濃縮成下面幾個類比,基本上以雍正帝以前、乾隆帝以後為分界:

軍事上的「騎兵」、意識形態上的以身為「非漢民族感到驕傲」、統治方針為「尊重當地原本多樣性」三者,可說是同一件事情(身為草原民族)在不同面向上的表現,可說是「以日常騎馬並經營部落間關係的草原民族在血緣上與漢民族不同」這種模式放大到滿清帝國版圖大小。

塑造新的身份認同失敗導致帝國衰敗

導致清國走入歷史的原因與觀點有很多,我特別注意到「滿人自我身份認同」這個面向。滿人在打下帝國版圖後,逐漸安逸、活得不像當初的草原民族般雖然刻苦但時時警惕與自我形象鮮明。奢華腐敗、空談議論、逐漸失去尚武精神,最後在帝國晚年被新科技硬是打醒,只是時代巨輪沒給帝國第二次機會,就此走入歷史。

或許多少自願、多少被迫,最後滿清在試圖塑造新的意識形態、最後誕生出近代「中華」概念的過程中,顯然自己不再是當初的草原民族、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對自己的什麼感到驕傲。找不到自我角色定位的人,最終就是弱化後被其他人同化。徒留下「我是誰」、「什麼是中國」、「誰是中國人」、「中華是什麼」的疑惑一直至今。

滿人在當代和在清國時期自我身份認同究竟是什麼是很有意思的議題,如果是輕鬆一點的材料,像是「但自己原來便是課本上所稱的韃虜這事,我也是長大以後才知道的」的這篇訪談就很有意思;近代還有很多相關的研究,我就不再這裡贅述班門弄斧。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隨著滿人逐漸失去身份認同、漢人官僚獲得更多政治權力,「華夷之辨」的意識型態在晚清時又重新浮上檯面。這股思潮到中華民國建立時一部分人喊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可說是發展到頂點、影響後世、留下無數民族間的矛盾至今。誕生於大清帝國的「中華」、逐漸使用「中國」來代稱自己的大清帝國,最後在權力改朝換代時成為被驅逐的對象。

不同的社群媒體上看不同的史觀

讀書心得最好玩的部份就是參考比較自己和他人的畫的重點,而歷史觀點又是其中色彩最鮮明(而最有趣的)。例如對這類休閒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去臉書搜尋 hashtag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與豆瓣讀書上搜索本書評論(這本書在中國應該是禁書才對,我們就先不討論豆瓣上面的讀者從哪看到這本書),有很多有趣的對比;goodreads上則是 4.5 分,另外也有一些評論。我摘要一些我看到過幾篇比較有意思的文章如下:

Takeaway: 滿人變成漢人了嗎?還是變成中華人?

讀完這本書勉強算是部份回答到我長久以來的疑惑:為什麼滿清統治者選擇這麼「漢化」,例如硬要使用紫禁城與科舉?記得以往國編本教科書用「便於統治人口數量較多的漢人」這樣的理由搪塞過去,但我始終覺得這樣的理由沒有說服力。本書另外提供觀點叫做「共主心態」,同時以「佛教守護者統治西藏、皇帝統治漢民族、可汗統治蒙古」多重身份統治帝國。也就是說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傾向「漢化」,例如當時也興建了很多不屬於儒學或朱子學風格的佛教建築;逐漸漢化發生在中晚期。

另外一方面,某種程度上,滿人的漢化或許是非自願的,基於某些理由,例如使用人口,從乾隆皇帝開始,會說滿語的滿人就越來越少。在這之前皇帝們都還會做些「文化振興政策」來試圖維持住「滿人的驕傲」;不過這類政策的誕生,往往就代表了對應的事物原本可能就已經踏入不可擋的滅亡趨勢中。

最後順便徵求一下多年來我一直想要回頭看一下自己國中歷史課本都怎麼寫的。記得以前自己的國中課本對於這段歷史就是「外國人和日本人不斷欺負中國人,氣氣氣氣氣氣氣」,本書則是多少有點暗示「清國弱又白目,大家一起給他一個教訓(順便通商賺點錢和跟其他武力跟我一樣強的國家互相角力)」的味道。如果有人手上有國編版舊教材,歡迎和我洽談割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