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社交需求與社交媒體

社群媒體樓起了樓塌了

社群媒體生態一旦成型(一定數量與類型的使用者),要撼動說難很難 ,大家都會因為其他人還留在某個地方而一邊抱怨一邊繼續使用 XD,例如台灣社群的臉書與 line 使用情況);說容易好像也很容易,例如當年的 MSN ,可以說是一夕之間就沒人在用了。

我自己的目前的觀察有幾個心得:

  1. 人際網絡 180 人是每個人注意力上限這個經驗法則再次獲得驗證;新的社群媒體上有大約 180 人就足以讓自己形成穩固的(線上)社交圈,進而能夠作到無感忽略前一個平台。我自己是這一波移民潮中自己的朋友裡大概破了 50 人也跳過來,臉書對我的「吸引力」就顯著下降。
    1-1. 180 這個大概的數字記得是正式的學術研究成果(透過社群媒體爬資料觀察、一般田野調查與認知神經科學解釋等等);最有趣的記得是往往都會有明顯的階層與 clusters,用白話來說應該是指「人際小圈圈」?

  2. 自己在乎的意見領袖只要跳槽平台,影響力跟一般人跳槽可能是 1 與 0 的差異。意見領袖一旦跳,其他人就會跟著跳,然後又有上述 180 的經驗法則,只要意見領袖帶來三五十個自己的朋友,自己就會跟風。意見領袖可以說是擔任上述 cluster 與 cluster 間節點的角色,拔掉一個這樣的節點等於釋出一整個 cluster 的能量。

最小社交需求是人類的天性

另外我自己胡亂直覺猜測,人類做為社會型動物,對於社交需求有一定的最小生存需要量,如果長期少於需要的量就會生病。比起防堵、禁止自己使用這使用那之類的資訊焦慮,不如好好釐清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然後適當分配本來就一定得花出去的注意力。不用覺得做什麼就一定是健康的、做什麼就一定是不好的。只要能夠滿足身心需要的量但又不會過量、營養均衡大概會是好的。

像我這種 work from home + 遇到 endless lockdown + 慣於透過寫作來思考型的人,在缺乏最小社交需求量時透過線上的方式 (社群媒體、寫 email、協作 side projects) 其實只是把一種社交型式換成另外一種,我並不會禁止自己完全不使用這些事情、甚至覺得適當地使用對自己身心有好處。

離題一下,有研究指出「通勤」也是類似這樣的事情:有最小量的身心需求、一種形式不足的時候會用別的方式滿足(代償??!! XD);我注意到 work from home + 遇到 endless lockdown 的我,每天還是會不自覺地想要走路 30 min 以上;即使是漫無目的地走也沒關係。好消息是,研究指出即使在室內繞圈圈對身心也有一定的好處。啊~~ 想起多年前在屏科大還是哪裡的走私動物收容所看到在籠子裡不斷繞圈圈的憂鬱動物惹!!

順帶一題最近的社群領袖跳槽應該是 ptt 杜大和強者我朋友四摳在 mewe 開帳號吧,這兩件事情幾乎同時發生,然後給我帶來一波好多(宅宅)朋友 XD

鄉親啊,這才叫做涓滴效應rrr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