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就很累了,為什麼還願意參與社群研討會的志工活動(二)珊瑚型志工、節點型志工

前情提要

在「下班就很累了,為什麼還願意參與社群研討會的志工活動(一)」中我們羅列了人們幾樣常見的動機,以及對應在外在行為上的形式。 這一篇我們會進一步描述與形容其中一種志工形式,我稱呼這種志工叫做「珊瑚型角色」。

站在原地不動就可以持續進食的珊瑚

珊瑚這種生長在海裡面的動物(是的,珊瑚在分類上屬於動物;即使看起來非常不像),並不太移動(或不能移動); 主要是站在原地透過「濾食行為」取得食物:持續地「張著嘴巴」讓海流自己把浮游生物帶進來「送進嘴巴」裡。 在分類上同時也算是一種「濾食性生物」。

社群組織中的人際關係往往是樹狀與網狀結構的混合體

在組織結構中,多少都會存在著一些人際網路的「節點」,作為訊息或是消息傳送的中繼點。 例如,如果是樹狀結構的組織,每一個中階主管都是一個節點,分別連結對上的長官與對下的下屬。 一般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比較接近網狀: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節點。 社群組織往往是樹狀與網狀的混合體,可以想像成比較扁平的樹狀結構、同時大多數節點都連結超過兩個以上其他的節點。

節點中適合珊瑚生長的位置

組織網路承載並且輸送著各種不同的訊息,其中有的訊息量大、有的訊息量少; 有的訊息品質高、有的訊息品質低; 有的訊息「價值」高、有的訊息「價值」低。(價值這種事情要看當事人/節點自己的價值觀定義而言)

如果有節點同時具備了「訊息量大」、「品質高」、「有價值」,並且這些訊息往往是自己送上門來的, 這樣的節點就好像海中珊瑚適合生長的區域一樣:海水會自動帶來足夠量、品質高的營養浮游生物,稱為「珊瑚型節點」。 站在這樣節點的志工,就是屬於擔任珊瑚型志工角色。

組織中「珊瑚型節點」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被創造出來的

最一開始創造組織架構的時候,有一些角色大概就是這類型架構下天生的「珊瑚型節點」; 例如一個社群組織的總召或是主席,即使當事人自己意願不高,也會多少被迫增加 networking 的質與量。

有些珊瑚型節點則是因為其他原因, 例如當事人的人格特質總是能把不同有趣的人事物串在一起、讓大家在某些事情上常常想到當事人, 也有可能因此在組織中創造新的珊瑚型節點。

在組織中選定好的「珊瑚型節點」位置讓自己「被成長」

無論是自己創造的或是天生的珊瑚型節點,對於懶人如我而言,常常想要外力拉著自己跑, 因此在組織結構中讓自己在「珊瑚型節點」落腳,就是十分必要的前期工作。 一旦讓自己成為這樣的角色,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自己送上門來。

因為量大,「消化不良」則是對應的問題。希望以後有機會開一篇來聊聊對於擔任社群志工時維持身心健康的一些心得。

過程和目標一樣重要

對於組織與大會而言,最終當然是交付一個精彩的大會。 然而對於珊瑚型志工個人而言,因為在籌備過程中就已經不斷地吸收那些自己送上門來的「養分」, 所以這過程也是同等的重要,甚至也會帶來不同的樂趣。 這也是有一些長年資深的社群志工之所以一直留在組織中的原因之一:對這些人而言,過程和目標一樣重要。